转发教育厅关于举办2011年全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的通知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4-12浏览次数:191

关于举办2011年全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的通知

皖教秘〔2011〕89号

各市教育局,各有关高校:

  为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经研究决定,2011年继续举办全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以下简称“评奖活动”)。

  评奖活动的具体工作由省电化教育馆承担。活动的具体组织办法见《2011年全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指南》(见附件)。评奖活动按项目、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由省教育厅颁发获奖证书,并按有关要求报中央电教馆参加全国评审。基础教育组获奖作品将收入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

  附件:2011年全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指南(请登录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查阅、下载,网址:http://www.ahedu.cn

 

                                 安徽省教育厅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附件:

2011年全省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指南

  一、参评项目设置

  1.基础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学科主题社区、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2.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二、参评项目说明及要求

  1.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不属于课件范畴。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

  (2)报送形式:以光盘形式报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网页形式作品可用通用Web浏览器浏览。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课例。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内容。

  (1)制作要求:需同时报送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文件格式,大小不得超过700MB。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

  (2)报送形式:以光盘形式报送,一式2份。课后反思及教学课件等内容应一并报送。

  3.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

  参评作品应体现网络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特性,帮助使用者进行自主探究、答疑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能够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与管理。

  (1)制作要求: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形式表现在网页上, 即对教案中的文本、动画、图表、视音频等做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2)报送形式: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课程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说明。

  4.学科主题社区:是指学习者基于某一学科主题,基于网络开展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学习型组织。社区成员可通过BBS、聊天室、博客、SNS等交流互动工具在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中分享知识与经验,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建立良好而密切的关系。

  特征:在社区中不仅存在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交互,也存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最终实现学习者新旧概念的交互。社区应提供多种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社区的管理和成员的交流,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及其检索工具,提供个别化学习方式和协作化学习方式等。

  (1)制作要求: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 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2)报送形式: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提交社区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使用说明,同时推荐10篇社区中的优秀文章及回帖的网址。在网站首页上要显示注册数、文章数、回帖数和留言数。

  5.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设计开发的,支持或辅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类软件系统。包括课件制作工具、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软件、教学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等。

  (1)制作要求:应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设计目标,符合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特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及使用说明文档。在目前主流的计算机环境中运行正常,满足安全、稳定和快捷的要求。应提交应用案例和使用报告。

  (2)报送形式:单机版以光盘形式报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网络版应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平台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录说明,相关文档用光盘形式报送。

  三、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该作品参评资格。

  2.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

  四、作品制作

  1.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参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评作品作者承担。

  2.“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和“学科主题社区”每件参评作品主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网络课程”和“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每件参评作品主要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参赛。

  五、作品报送

  1.基础教育组参评作品由各市教育局以市为单位报送,每个市限额报送“多媒体课件”15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5节、“学科主题社区”5件、“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5件;高等教育组参评作品由各高等院校以校为单位报送,每所学校限额报送“多媒体课件”5件、“网络课程”5件、“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5件。

  2.“参评作品名单”(附表一),由报送单位统一填写并盖章,同时报文字版和电子版。

  3.“参赛作品登记表”(附表二),由参赛作品作者填写,作者姓名栏按作者次序限额填写,并由作者本人在作者签名栏按次序亲笔签名及加盖所在单位公章(网络课程须注明课程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登陆说明),同时报文字版和电子版。

  4.提交“参评作品光盘”(请在光盘非信号面上标记作者单位和作品名称,网络课程不接收作品光盘报送),要求无病毒、运行良好。  

  5.请各市教育局与有关高校于2011年8月10日前按相关要求报送参评作品、参评作品名单和参赛作品登记表等材料至省电化教育馆,逾期不再接收。

  地  址:合肥市长江西路77号 安徽省电化教育馆

  邮    编: 230031

  联 系人: 王建芳

  联系电话:0551-2835461   

  传    真:0551-2829325

  电子邮箱:wangjianfang@ahedu.gov.cn

  附表一:参评作品名单

  附表二:参赛作品登记表

 

附表一:

参 评 作 品 名 单

报送单位(盖章):

作品名称
参评项目
学科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通信地址
邮编
是否同意出版
其他
1
 
 
 
 
 
 
 
 
 
 
2
 
 
 
 
 
 
 
 
 
 
3
 
 
 
 
 
 
 
 
 
 
 
 
 
 
 
 
 
 
 
 
联系人:            手机:          通讯地址:        邮编:

 

  注:1、请提交Excel电子文档。

  2、作者单位请填写全称。

  3、作者姓名栏须限额填写全部作者(次序与参赛作品登记表一致)。

 

附表二

参  赛  作  品  登  记  表

作品编号:              (由评奖活动组委会填写)

 

作品
名称
 
学科
 
作品
大小
MB
参赛
项目
基础教育组
多媒体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学科主题社区 □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
小学□
初中□
高中□
 
高等教育组
多媒体课件 □
网络课程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
作者
信息
(请按限额人数准确填写)
姓名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联系人
姓 名
手 机
电子邮箱
 
 
@
通信地址
 
邮编
 
作品
特点
(包括作品简介、创作说明等)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
 
 
 
 
 
 
 
 
 
共享
说明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推荐
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          

       2.          

       3.          

       4.          

       5.